2015-01-20
2014年中国电子学会成功地举办了“2014全国信号处理技术应用大会暨2014中国信号处理工程师年会”,会议受到广大参会代表的好评。为此,中国电子学会拟于2015年4月在北京举办“2015年全国信号处理技术应用大会暨2015中国信号处理工程师年会”,本次会议较2014年大会报告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全面,热点更加集中,旨在进一步加强信号处理技术应用领域中企业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研发工程师与应用工程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力推动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水平的提高,以满足各个行业的发展需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会主题:拓宽研发思路 提高应用能力
二、时间地点:2015年4月17——19日 18日报到 地点:北京
三、大会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会员与组织机构服务中心
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分会
四、大 会 主 席:谢维信 原深圳大学校长
大 会副主席:龙 腾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院长
五、大会交流形式
1、特邀演讲:大会将邀请国内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就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最新动态做特邀报告。
2、宣传展示:邀请信号处理技术相关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宣传展示他们在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新产品和市场化内容。
3、大会发表的新成果、新产品、新技术及研究报告
六、拟邀请大会报告
1、报告题目:复杂电磁环境与实时信号处理技术
报 告 人:龙 腾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院长
报告摘要:
2、题 目: 高密集计算发展及DSP处理器的未来
报告人: 洪一 中电科技集团公司38所
摘 要:高密集计算领域是实时信号处理一个重要的分支,随着智能处理深入到各行各业,人们对产品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对信号计算性能要求增加较快,高密集计算将成为未来一个大的市场分支。本文回顾了数字信号处理硬件发展历程,确认了数据流驱动和时序流驱动带来的硬件实现方式变化,数据流驱动典型代表为DSP,时序流驱动典型代表为FPGA,比较了这两者实现的优缺点,14nm DSP器件运算能力将达万亿次,满足多数设备运算要求,设计师考虑的重点将从减小设备量转移到产品的升级和维护便利上,这使得DSP+CPU在未来高密集实时信号处理市场将占据上风。“魂芯”DSP处理器是38所研制的一款高性能浮点DSP器件,14nm处理性能可达万亿次。文章比较了“魂芯”DSP处理器和FPGA之间的性能,进行FFT等运算时,两者之间性能已经接近,最后给出“魂芯”DSP未来的发展趋势。
3、报告题目:概率计算在信号处理系统实现中的应用
报 告 人:胡剑浩 电子科技大学
报告摘要:概率计算方法是一种数值表征和计算方法;在概率计算法中,传统的基本数值计算可以与数字电路中的基本逻辑门电路建立直接的映射关系。针对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处理单元面临的复杂度、功耗和运算速度等挑战,结合通信信号处理中所呈现的统计特性,概率计算方法为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实现提供了一条新颖的技术路线。本报告在讨论、分析了该技术在通信信号处理系统集成电路实现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桥梁的基础上,介绍了概率计算在信号处理系统中的典型应用,最后分析了该技术在通信信号处理系统中的挑战。
4、题 目:运动平台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
报告人:廖桂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摘 要:雷达作为主要的探测手段,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且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将雷达搬到空中运动平台上,如飞机、卫星等,不仅机动灵活,而且可以有效克服遮挡现象。当今雷达平台向机载和星载方向发展,机载/星载雷达检测地面运动目标的主要难题是地物杂波的抑制问题,与地基雷达利用多普勒信息较容易将运动目标和静止的地物杂波分离开的情况不同,运动平台雷达接收的静止的地物杂波相对雷达也是运动的。因此,仅用多普勒信息区分运动目标与静止杂波的传统方法不再有效,需要利用雷达回波信号的空间-时间-频率等多维信息才能奏效。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技术应运而生,目前STAP技术已经成为运动平台雷达抑制地物杂波的关键技术,同时STAP方法也是阵列雷达信号处理的前沿热点。
5、题 目: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系统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人:汤 俊 清华大学教授
摘 要:近年来,“软件化雷达”成为雷达系统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热点。“软件化雷达”技术强调雷达系统实现的软件可定义性,通过建立雷达系统设计的体系架构,结合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加强雷达系统的灵活性和规范性。“软件化雷达”技术对于推动我国未来雷达系统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为认知雷达、MIMO雷达等先进体制雷达系统的发展提供重要技术基础。
“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系统”是“软件化雷达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与阵列信号处理实验室是国内首先开展先进的“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系统”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经过多年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研制了具有示范意义的试验系统RadarLAB。本报告将对“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系统”RadarLAB的体系架构设计、关键技术攻关以及试验系统研制的进展进行介绍,并进一步对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进行展望。
6、题 目:超大规模多用户多通道无线通讯
报告人:谭 焜, 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摘 要:超大规模多用户多通道无线通讯(Massive MU-MIMO)是当前无线技术的前沿。一个装备了多天线阵列的无线接入点可以同时和多个移动终端通讯,而相互之间没有干扰。理论上,无线信道的容量可以随着无线接入点的天线数目线性增长。因此,超大规模多用户多通道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报告将从系统的角度探讨超大规模多用户多通道无线通讯的设计和实现。我们将介绍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的BigStation – 首个基于服务器集群实现的实时超大规模多用户多通道原型系统。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讨论超大规模多用户多通道无线通讯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案和面临的挑战。
7、题 目:大规模MIMO(Large scale/Massive MIMO)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人:陈 翔, 中山大学
摘 要:随着移动通信业务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增长,未来5G时代仍将面临严峻的频谱资源紧张、干扰受限和覆盖受限等多种问题。而大规模(large scale/massive)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成为了5G时代有望解决目前蜂窝网路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由于大规模MIMO系统通常基站侧天线阵列天线数目远远大于服务的用户数目(如LTE R10所定义的8根天线配置),具有显著提高信道容量、提高链路可靠性、提高频谱效率、提高小区边界覆盖强度,降低发送功率、降低用户间干扰等多种优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今移动通信系统面临干扰受限和覆盖受限问题。
本报告将首先从信息论角度分析大规模MIMO系统的容量优势、上下行接收信号质量等关键指标,为传输方案设计及系统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对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模型、上下行传输方案与导频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并以一种实际的大规模MIMO系统传输方案-波束分组技术为例,详细给出了系统可行性设计分析。最后探讨了大规模MIMO技术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
8、题 目:星上载荷抗单粒子翻转(SEU)数字处理技术研究
报告人:高 镇 天津大学
摘 要:具有星上数字信号处理能力的有效载荷以其大系统容量、高频谱效率、良好抗干扰特性而成为未来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主流载荷。然而,由于宇航级器件禁运及传统三模冗余消耗大量资源,我国星上处理载荷及系统性能受太空辐射尤其是单粒子翻转效应影响而发展缓慢。本报告主要以具有星上信号处理能力的通信处理载荷为研究对象,针对并行线性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展开低复杂度、高可靠的星上数字处理算法研究。
传统针对单个处理模块的容错方案很难实现低于两倍的开销。为了大幅度降低星上容错开销,提出将并行线性处理作为整体进行容错保护的思路,并将纠错编码理论应用于并行系统的抗单粒子翻转防护。报告第一部分介绍如何利用传统线性分组码(如Hamming码)对并行线性处理模块进行容错保护,第二部分介绍如何利用实数域编码进一步降低容错开销。针对每种容错方案,均以并行FIR滤波器或并行FFT的FPGA实现为例展示容错开销的降低情况。
9、题 目:基于通用仪表的DRFM干扰模拟器的实现
报告人:张 鹏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
摘 要:基于DRFM(Digital Radio Frequency Memory)数字射频存储原理设计的干扰模拟方式是当前行之有效、流行的一种干扰模拟方式。基于DRFM的原理的模拟器适合各种装备的干扰模拟,特别适合各种雷达干扰模拟器的实现。DRFM采用高速采样和数字存储作为其技术基础,具有对射频和微波信号的存储和再生能力,它可以存储任意长度的相参信号,用于目标回波信号模拟器中,即可以模拟目标回波的延迟,又可以通过对其延迟时间的控制来模拟距离拖引干扰、多假目标干扰等干扰形式。
采用实时信号分析仪FSW和矢量信号源SMW200A组成的DRFM复杂电磁环境干扰模拟器是借助了这两款仪器的数字基带接口功能。FSW的数字基带接口B17可以将160MHz带宽的信号实时数字化并输出,通过电缆可以直接转给矢量信号源SMW的数字基带输入接口,再利用SMW200A里面带有的实时数字基带衰落处理功能,可以对数字基带输入的信号进行实时的二次“改造”,如延时、衰减、多普勒、假目标等设置。通过功能强大的基带数字接口,和实时的数字基带衰落处理功能,实现了以通用仪器搭建的DRFM方式的复杂电磁环境干扰模拟器
10、题 目:超宽带系统测试挑战与趋势
报告人:张 欣 美国泰克公司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国电子学会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加入
中国电子学会会员
关于2025年度“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分会研究论文及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推荐工作的通知
关于召开2025物联网大会和2025年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的通知
关于召开第十九届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年会暨第二届高校电子信息学科建设大会的通知
关于2025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提名推荐工作的通知
【第一轮预热】首届RISC-V高水平大赛即将开启!
关于召开2025网络空间安全学术大会的通知
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二十七届可靠性物理年会 (Reliability Physics Symposium, NRPS’2025) 征文通知(第二轮)
第五届中国电子学会X射线管学术会议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