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首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正文

【正式开赛】首届高水平RISC-V大赛来了!

2025-06-30

1751256033171944.jpg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数字技术变革机遇,不断健全强化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中国电子学会经与国内优势单位研究协商,决定聚焦基于第五代精简指令集计算原理建立的开放指令集架构(RISC-V),在全国范围组织发起首届高水平创新和应用大赛。

具体通知如下:

一、名称主题

赛事名称:CIE全国RISC-V高水平创新及应用大赛(第一届)

赛事主题:启芯征程,创芯时代

二、组织机构

(一)组织委员会

主席单位:中国电子学会、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副主席单位:中电标协 RISC-V 工委会、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中国电子学会高校电子信息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如意RISC-V社区、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达摩院(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进迭时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二)顾问委员会

主  席:

刘  明,中国科学院院士

副主席:

廖湘科,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  胜,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  英,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叶甜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理事长、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彭红兵,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原副总裁

(三)评审委员会

主  席:

陈  英,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副主席:

周  平,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中电标协RISC-V工委会技术委员会主任

郭  楠,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

包云岗,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秘书长,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武延军,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中电标协 RISC-V 工委会轮值会长

汪  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高校电子信息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

孟建熠,中电标协 RISC-V 工委会当值会长

何志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

李春强,达摩院RISC-V软件研究总监、软件生态负责人、资深技术专家

孙彦邦,进迭时空创始人、总裁

(四)办公室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

三、赛事内容

本通知为赛事内容简介,具体赛事内容请进入大赛官网https://rv.cie.org.cn查看:

(一)RISC-V高水平创新方向

面向从事RISC-V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个人和团体均可报名参赛,包括开放命题赛道和定向命题赛道。

面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开放命题赛道。主要围绕处理器IP核,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基础软件,编译器、汇编器、链接器、调试器、模拟器等通用工具软件,以及RISC-V产业链其他环节等领域,进行项目征集和评选。

面向高校的开放命题赛道。主要面向国内高等院校在RISC-V相关领域开展科研工作的项目团队、兴趣小组或爱好者,进行项目征集和评选。

CIE-如意RISC-V社区定向命题赛道。由如意RISC-V社区命题,仅对年满18周岁的高校在校学生开放,包括10道赛题,提供一对一导师指导,结合项目计划、实现方案、学生简历对参赛学生提交的项目申请计划进行审核。

(二)RISC-V高水平应用方向

面向RISC-V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者和用户,个人和团体均可报名参赛,全部为定向命题。

CIE-开芯院RISC-V应用创新赛道。由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依托自身发起的“万众一芯”项目命题,围绕MCP服务器设计,包括基础、进阶、实战共3道赛题。

CIE-玄铁RISC-V应用创新赛道。由达摩院(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龙蜥社区联合命题,包括3道赛题:RISC-V DSA扩展接口的AI或其他加速引擎设计实践;RISC-V服务器关键组件及应用创新;RISC-V智能硬件应用实践。

CIE-进迭时空RISC-V应用创新赛道。由进迭时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命题,包括4道赛题:基于K1的人工智能终端及应用开发;基于K1 AI CPU的大模型部署落地;基于本地大模型的AI智能助手开发;融合AI的OpenHarmony应用软件开发。

四、比赛流程

(一)报名

开始报名和提交材料:2025年6月30日

报名截止和停止接收材料:2025年10月8日

注:高水平创新方向面向高校的开放命题赛道的报名时间和截止时间目前待定。

通过大赛官网免费在线报名,完成注册后,按不同赛题要求提交参赛项目材料,包括说明文档和演示视频,若相关材料提交到开源项目,请在说明文档中附上相关的PR/MR。

(二)初赛

开始格式审查和评审打分:2025年10月9日

结束格式审查和评审打分:2025年10月31日

大赛办公室组织评审委员会以在线方式对各赛道和赛题收到的参赛项目进行格式审查,并对通过格式审查的参赛项目评审打分,选取得分排在前50%的参赛项目进入决赛。

(三)决赛

提交决赛项目材料:2025年11月1日至11月9日

决赛阶段评审打分:2025年11月10日至11月30日

被选取进入决赛的参赛项目可以在不改变项目名称和项目主要内容的情况下,在规定日期内,重新上传更新迭代后的项目材料。大赛办公室组织评审委员会以在线方式对提交的决赛项目进行评审打分,选取得分排在前30%的决赛项目进入总决赛。

(四)全国总决赛

提交总决赛项目材料:2025年12月1日至12月7日

总决赛时间:预定于2025年12月31日前举行完毕

被选取进入总决赛的参赛项目可以在不改变项目名称和项目主要内容的情况下,在规定日期内,重新上传更新迭代后的项目材料。全国总决赛为线下举办,入选的参赛项目需在现场进行限时讲演,如需要可作实物展示,并接受评审委员会现场提问,获得最终评分,决出优胜奖项。全国总决赛举办的具体时间地点,请关注大赛官网的实时通知。

说明:以上比赛流程为基本形式,部分赛道会根据赛题命题情况有其他流程要求,具体比赛流程以大赛官网和系统正式公布为准。

五、参赛条件

(一)参赛团队

1.参赛团队可以是个人或单位。单位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组织机构。允许来自不同单位的个人合作组队报名,以及不同单位合作组队报名。

2.个人组成的团队需指定1人为牵头人,单位组成的团队需指定1个单位为牵头单位,每个参赛团队的人员年龄、人数上下限等,根据不同赛道设置的参赛要求确定。

3.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记录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个人和单位不得参赛。

4.同一参赛单位可以有多个团队和项目参赛(不限制方向、赛道、赛题),每个参赛团队可以向不同的比赛方向、赛道、赛题分别提交不同的参赛项目。

5.每位参赛代表(个人和单位)只能代表1个团队参加比赛。报名截止之后,参赛代表不可更改。

6.参赛团队需遵守大赛规则,对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一经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参赛资格。参赛团队名称需符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相关规定。

(二)参赛项目

1.参赛项目须符合所报比赛方向和赛道要求,每个参赛项目限报1个比赛方向下的1个赛题,一经选定不得更改。

2.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等知识产权归属参赛单位,不得侵犯任何他人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和成绩。因侵犯他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引起的一切风险、纠纷和损失,均由参赛团队牵头人和牵头单位自行承担。

3.具体参赛项目名称由参赛团队自行拟定,符合参赛方向和要求,能体现出RISC-V的主要特征,名称需符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相关规定。

4.在决赛、总决赛期间,参赛团队均可在不改变项目名称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参赛项目迭代升级,在规定日期内,对已提交的项目材料进行更新。

5.评审期间,参赛团队须按照大赛组委会的要求补充提交参赛项目有关材料。所有已提交材料均默认为参赛团队知晓且同意不予退还。

六、奖励设置

(一)奖项设置

优胜奖:全国总决赛评审得分排在前20%的参赛项目,均获得全国总决赛优胜奖。

专项奖:包括技术创新、商业价值、发展潜力等,根据全国总决赛参赛项目现场表现,由大赛评审委员会进行推荐。已获得全国总决赛优胜奖的参赛项目不在推荐范围,1个参赛项目仅能获得1项专项奖。

(二)奖金设置

面向高校的开放命题赛道:该赛道奖金池为人民币伍万元(含税),平均分配给在该赛道获得全国总决赛优胜奖的参赛项目,由大赛办公室颁发给获奖参赛项目所属团队的牵头人或牵头单位。

CIE-玄铁RISC-V应用创新赛道:该赛道奖金池为人民币拾万元(含税),平均分配给在该赛道获得全国总决赛优胜奖的参赛项目,由大赛办公室颁发给获奖参赛项目所属团队的牵头人或牵头单位。

CIE-进迭时空RISC-V应用创新赛道:该赛道奖金池为人民币拾万元(含税),平均分配给在该赛道获得全国总决赛优胜奖的参赛项目,由大赛办公室颁发给获奖参赛项目所属团队的牵头人或牵头单位。

CIE-开芯院RISC-V应用创新赛道:根据命题方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的评审规则获得奖金,具体金额和颁发方式由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根据比赛结果进行确认。

CIE-如意RISC-V社区定向命题赛道:根据命题方如意RISC-V社区的评审规则获得奖金,具体金额和颁发方式由如意RISC-V社区根据比赛结果进行确认。

(三)证书设置

决赛阶段:所有在决赛阶段评审得分排在前30%,能够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参赛项目,其所属团队均可获得由中国电子学会盖章颁发的决赛奖励证书。如该项目参与的赛道是高水平创新方向和高水平应用方向的定向命题赛道,决赛奖励证书将由中国电子学会与该赛道的牵头命题单位共同盖章颁发。

全国总决赛阶段:所有获得全国总决赛优胜奖和专项奖的参赛项目,其所属团队均可获得由中国电子学会盖章颁发的全国总决赛奖励证书。

说明:每个获奖项目的奖励证书均为1本,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团队名称、奖励名称,以及团队组成的个人成员姓名或单位成员名称(以大赛官网系统填报信息为准),由大赛办公室颁发给参赛项目的所属团队。获奖团队需按照大赛办公室通知,安排人员领取奖励证书。

(四)其他激励

大赛组织委员会将为比赛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项目提供在政策辅导、技术指导、地方对接、申报储备、供需沟通、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激励措施。部分定向命题赛道的牵头命题单位将为各自赛道的优秀项目提供基于自身特色的激励措施。

七、联系方式

(一)参赛咨询

赛题咨询请在大赛官网报名后进入专属交流群。

大赛官网:https://rv.cie.org.cn

大赛官网二维码:

(二)合作咨询

欢迎依托大赛平台开展品牌推广、技术讲演、人才招引、生态运营等多项合作,如有意向,请与大赛办公室联系。

大赛办公室:010-68600753;010-68600638


返回列表页

加入会员

学会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