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正文

泛在感知-雷达新形态与新应用 | 第十六届电子年会专题论坛抢先看

2022-08-01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年会(CEIC),将于2022年8月13-16日在广州市黄埔区开芯国际大酒店举行。


“泛在感知-雷达新形态与新应用”专题论坛由吴剑旗院士、杨建宇教授担任主席,武俊杰教授、李刚教授担任召集人,邀请何友院士、王永良院士、崔铁军院士、龙腾院士、丁赤飚院士、梁兴东研究员、王光健高级技术专家等相关领域顶尖专家,从不同视角展示和诠释雷达的新形态和新应用,为相关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交流研究进展、把握领域前沿、激发创新思维的平台,助力我国雷达新形态和新应用的创新发展。诚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交流。

 

—————专题论坛议程—————

 

image.png

 

 

—————论坛主席—————

 

image.png

吴剑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理事

 

个人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三十八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主任委员。长期专注米波反隐身雷达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研制工作。提出米波反多径干涉理论模型和方法等,攻克米波雷达盲区大、不能测高、分辨力低和测距精度差等世界性难题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出版《先进米波雷达》中英文专著各1本和《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中英文专著各1本。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杰出工程师等荣誉。

 

image.png

杨建宇

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委主任、

新型微波探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雷达分会副主任委员

 

个人简介: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科技委主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雷达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雷达前视成像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研究,在双基合成孔径前视成像和扫描波束锐化前视成像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解决了雷达前视不能成像的难题,推动了雷达成像技术由侧视观测到前视观测的拓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国防二等奖2项;出版中英文专著共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2件;发表SCI检索论文139篇。

 

—————论坛召集人—————

 

image.png

武俊杰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国家优青

个人简介: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新体制雷达成像与探测技术研究,兼任中国电子学会数字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电子学会理事/信号处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多个国内外期刊编委/客座编辑,亚太合成孔径雷达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共主席,IEEE IGARSS、Radarcon等程序委员会委员等。承担重大专项、装发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3项。并获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科奖教金特等奖、四川省青年科技奖、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奖励。

 

image.png

李刚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导,国家杰青

 

个人简介: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任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雷达学报等期刊编委,IEEE信号处理协会传感器阵列与多通道技术委员会成员,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数字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成员、雷达分会委员。研究方向包括雷达信号处理、遥感、信息融合、数据驱动医疗健康等领域。

 

—————报告嘉宾—————

 

image.png

何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航空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何友,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博士学位, 曾留学德国。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优秀教师。曾兼任CAAI/CIE/CAA/CIC/CSF/IET Fellow,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有:信号检测、信息融合、智能技术与应用等。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1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0余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IEEE会刊等发表重要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6部,论著他引20000余次,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180余人。先后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求是”工程奖、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等。


报告题目:天基海洋信息智能感知与融合

 

议题简介:天基平台在全球海洋广域搜索、精细识别、连续观测和快速响应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卫星平台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天基海洋监视呈现出网络化、智能化和在轨融合处理的特点。本报告从天基海洋信息智能感知与融合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研究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展开,结合团队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天基海洋信息智能感知与融合面临的研究难点和方向,对多源卫星遥感数据海洋目标智能检测、智能识别、关联跟踪等关键技术进行介绍。最后,给出了天基海洋信息智能感知与融合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展望。

 

image.png

王永良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预警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王永良,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预警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雷达技术研究,在空时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取得系统的创造性成果,相关理论与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雷达在复杂地貌环境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目标探测效能,为我国系列重点型号雷达反杂波与抗干扰能力的提升与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军队与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拥有发明专利50多项。

 

报告题目:天基预警雷达运动目标探测问题探讨

 

议题简介:报告探讨了天基预警雷达探测空海运动目标的可行性、地海杂波特性、杂波抑制方法和慢速运动目标检测能力等问题。

 

image.png

崔铁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

 

个人简介:崔铁军,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Fellow,长期从事电磁超材料和计算电磁学研究,创建了信息超材料新方向。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被引用43000余次、H因子106。研究成果入选201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6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获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报告题目:基于信息超材料的智能感知与成像

 

议题简介:信息超材料的数字编码表征和现场可编程能力使得电磁数据获取和处理一体化成为可能。本报告介绍基于信息超材料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感知与成像、自适应感知、感知-通信一体化、以及智能计算-感知-通信一体化等最新进展。


image.png

龙腾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常务理事

 

个人简介: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IEEE Fellow、英国 lET Fellow、中国电子学会会士。担任中国指挥控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信号处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新体制雷达系统和信号处理的基础科学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发明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共8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杰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IEEE信息物理系统专业委员会杰出领导力奖、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等奖励和荣誉。

 

报告题目:面向动物迁飞机理分析的高分辨多维协同雷达测量仪

 

议题简介: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动物迁飞场: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重大害虫均在我国远距离迁飞;全球八条候鸟迁飞路线有三条途经我国。但动物迁飞存在许多未解之谜,是《Science》公布的125个科学难题之一,亟需有效的探测技术。本报告围绕动物迁飞监测重大需求,重点汇报面向动物迁飞机理分析的高分辨多维协同雷达测量仪,包括雷达探测新体制、测量新原理与研制新进展;然后,基于阶段性研究成果,介绍自主研发的高分辨全极化昆虫雷达系统。该系统具备昆虫数量、密度、体长、体重、振翅频率、头部朝向等测量能力,已在全国多地布设,并开展长期业务运行,在重大迁飞性虫害监测预警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最后,对动物迁飞雷达探测技术及应用拓展进行未来展望。

 

image.png

丁赤飚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个人简介:丁赤飚,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合成孔径雷达、遥感信息处理和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针对新体制SAR的前沿基础问题和实际应用中的瓶颈难题,系统性开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遥感系列、高分系列等SAR卫星工程解决了成像处理的关键难题,推动实现了我国SAR从二维向三维的跨代发展。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1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制定我国牵头的第一个SAR国际标准。任《雷达学报》主编,《电子与信息学报》、《宇航学报》编委。

 

报告题目:SAR微波视觉三维成像及研究进展

 

议题简介: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技术可以消除目标和地形在二维图像上产生的严重混叠,显著提升目标识别和三维建模能力,已经成为当前SAR发展的重要趋势。SAR三维成像技术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已提出阵列、层析等技术体制,但存在系统复杂或数据获取周期长的问题,应用推广难度大。本报告深入分析了现有SAR三维成像技术的特点,阐述了“合成孔径雷达微波视觉三维成像”的概念和思路,分析了SAR微波视觉三维成像的目标和关键科学问题,进一步给出了SAR微波视觉三维成像在理论模型、少量观测下的成像方法、微型阵列三维SAR实验系统、SAR微波视觉三维成像数据集构建方面的阶段性研究进展,为SAR三维成像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image.png

杨建宇

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委主任、

新型微波探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雷达分会副主任委员

 

报告题目:雷达空间分辨的溯源与创新

 

议题简介:空间分辨对雷达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对其物理本质和数学方法的深入研究,是创新雷达体制和提升雷达性能的重要前提。雷达纵向分辨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而横向分辨问题却还存在诸多难点。虽然在动平台侧视观测等存在视角变化的情形,方位分辨问题已得到很好的解决,但动平台前视观测等缺少视角变化的情形,却一直是雷达界努力突破的方向。报告结合作者在雷达前视成像领域的长期探索与实践,提出空间分辨的空时变理论模型,指出纵横空间分辨的统一物理本质,是分辨方向上入射电磁波空变性与时变性的契合。而雷达前视不能成像的症结,是方位时变性的缺损,其出路是改变系统构形或技术体制,借助发射点视角变化或密集波位采样,产生或补足成像所需的方位时变性。报告还分析了空时变性来源不同的情况下,适用数学方法和横向分辨能力的差异,对比了匹配滤波和卷积反演的不同特点。着重介绍了据此构建的双基合成孔径和扫描波束锐化两种雷达新体制及其实现前视成像的效果。

 

image.png

梁兴东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个人简介:梁兴东,男,1973年生,吉林桦甸人,研究员,博导,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是我国先进机载SAR技术的学术带头人,主持研制我国第一部实用化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我国测绘精度最高的干涉SAR系统等,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入选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报告题目:超能基站—雷达感知与无线通信一体化基站研究概述

 

议题简介:低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利用低空飞行实施突防,具备较强的潜伏侦察和纵深打击能力,日益成为现代战争最重要的战术手段,迫切需要研发具备覆盖广、精度高、成本低且不恶化电磁环境等优势的新体制反低空突防探测技术。鉴于5G信号覆盖范围广,且集中于低空/超低空区域,我们从同时、同频、同波束复用5G基站的角度,以不影响通信、不显著增加成本为前提,提出了融合雷达感知与无线通信的超能基站概念。本报告拟剖析超能基站潜在面临的理论和技术瓶颈,并从5G通信协议约束下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调制与解调、高维特征域框架下的智能信息处理等角度阐述本课题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低空/超低空慢速微小型目标探测、低空智慧城市建设等提供指导。


image.png

王光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

 

个人简介:王光健,2007年入职华为,现为华为2012实验室高级技术专家。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无线高频毫米波、太赫兹通信与感知系统及关键技术。曾主持研发出多款业界最高性能的高频通信与感知系统和原型样机。主持和承担过多项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申请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报告题目:通信感知一体化场景与关键技术-6G使能通感

 

议题简介:随着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和完善,未来将进入万物智联的时代。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有望助力构建6G通信系统中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的桥梁,成为实现6G数字孪生愿景的重要支撑。通信感知一体化在演进的过程中,将催生出海量新的应用场景,这驱使我们需要着重突破通感一体化物理传播模型、信息理论、空口技术、新型硬件架构等关键技术方向,挖掘分析其可能的高价值机会点,从通感互助、融合、逐步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

 


第十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年会将于8月13-16日在中国广州黄埔区召开。作为中国电子学会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年会以电子新时代,强国新征程”为主题,将组织1主论坛、30+专题论坛,汇聚国内外50余位院士、300余位国内顶尖学者以及知名企业专家,年会同期还将举行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image.png

 

 

——参会注册——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出席这一盛会,与在场嘉宾碰撞思想,共享成果。请您尽早与组委会联系确认参会意向。

 

image.png

 

扫描上方二维码注册。或电脑端访问进入电子年会官网注册参会:http://ceic.cie.org.cn/。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赵琦 程媛 和军芳

联系电话:4008061889 010-68600747 68600755

电子邮箱:academic@cie.org.cn

学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普惠南里13号楼

欢迎致电咨询!

 

 

 


返回列表页

加入会员

学会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