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正文

雷达天文 | 第十六届电子年会专题论坛抢先看

2022-07-30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年会(CEIC),将于2022年8月13-16日在广州黄浦区开芯国际大酒店举行。


“雷达天文”专题论坛吴剑旗院士、史生才院士担任主席,韩金林研究员、杨建宇教授担任召集人,邀请苏东林院士、龙腾院士、吴健研究员、沙祥研究员、孙京海高工、孔大力研究员、赵海斌研究员、平劲松研究员、苏彦研究员、魏勇研究员等领军专家,分享雷达天文大计划和关键技术,交流雷达天文学理论与应用,研判中国雷达天文的未来发展。诚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交流。


—————专题论坛议程—————


1659176006906441.jpg 


—————论坛主席—————

 

论坛主席:

 image.png

吴剑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三十八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主任委员

 

个人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三十八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主任委员。长期专注米波反隐身雷达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研制工作。提出米波反多径干涉理论模型和方法等,攻克米波雷达盲区大、不能测高、分辨力低和测距精度差等世界性难题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出版《先进米波雷达》中英文专著各1本和《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中英文专著各1本。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杰出工程师等荣誉。

 

 image.png

史生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个人简介:  史生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首席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88年更名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96年获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博士学位。201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史生才是太赫兹超导探测器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我国太赫兹天文探测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在太赫兹超导探测器物理机理、芯片技术和系统应用等方面做出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他领导研制的太赫兹超导探测器成功应用于我国13.7米毫米波望远镜、国际天文大科学装置ALMA和SMA等,并将在我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上实现应用,支撑推动我国太赫兹天文学的发展。


—————论坛召集人—————


image.png 

韩金林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射电部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射电分会主任委员


个人简介:韩金林,国家天文台射电部副主任、致密天体和弥漫介质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贵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士、射电天文分会主任委员。在射电天文领域成绩卓越,他揭示了银河系磁场结构和性质,成为人类认识地球和太阳磁场之后在更大天体层次上的认知突破。很多结论大篇幅进入多本国际著名天文教科书,并被国际同行奉为先驱。中国天眼FAST投入运行之后,发现脉冲星的数量已经超越美国Arecibo几十年的总和。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中国天文学会第十三届张钰哲奖(天文界终身成就奖),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荣誉。


论坛召集人:  


image.png

杨建宇 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校科技委主任、新型微波探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雷达分会副主任委员


个人简介: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科技委主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雷达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雷达前视成像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研究,在双基合成孔径前视成像和扫描波束锐化前视成像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解决了雷达前视不能成像的难题,推动了雷达成像技术由侧视观测到前视观测的拓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国防二等奖2项;出版中英文专著共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2件;发表SCI检索论文139篇。


—————与会嘉宾—————

 

image.png 

苏东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个人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教授。现任鸿鹊创新中心主任,工信部“智能系统与装备电磁环境效应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国务院、中央军委第一届装备试验鉴定咨询委员会委员,军委装备发展部某专业组组长、军委装备发展部某专家组副组长,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部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电磁环境效应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IEEE-AP北京分会主席、URSI-B中国分会主席等。她长期致力于电磁兼容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重大装备研制,做了系统性、创新性工作。授权发明专利38项,著有专著2部、学术论文72篇、国军标3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image.png 

龙腾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


报告题目 :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

 

个人简介: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新体制雷达与实时信息处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IEEE Fellow、英国 lET Fellow、中国电子学会会士。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指挥控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信号处理分会等主任委员,《信号处理》期刊主编。


议题简介:小行星保留了太阳系早期的原始物质,是行星形成过程遗留的“建筑材料”;小行星撞击可能造成了多次地球物种灭绝,对地球生命存在重大威胁。因此小行星研究对行星形成科学研究和小行星撞击防御任务等意义重大。深空探测雷达是观测小行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传统深空探测雷达采用集中孔径体制,其孔径、发射功率存在物理极限,探测距离存在上限。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由公里范围分布的数十个雷达单元构成,每个雷达单元均具有独立的天线孔径、发射机、接收机,所有雷达单元由同步链路与控制中心协同,实现远距离探测,且易于扩展。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可精确测量小行星轨道、形貌,获取大量小行星基础数据,为解决小行星研究中的轨道预测、地质结构演化机制和撞击效应等基础科学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支持行星形成等前沿科学研究,并满足小行星撞击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国家重大需求。


 image.png 

吴健 研究员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国电子学会电波传播分会主任委员


报告题目:非相干散射雷达天文探测进展与展望

 

个人简介: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国电子学会电波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中国委员会主席、欧洲非相干散射联合会中国首席代表。长期主要从事空间环境探测、电波传播等理论与试验研究。牵头开展电离层某新概念技术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建成我国首部电离层非相干散射雷达、电离层加密监测试验网等。获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科技奖项。


议题简介:非相干散射雷达是目前最强大的地基电离层探测手段,具有天线增益高(40dB以上)、发射功率大(约2MW)、系统噪声温度低(约100K)等特点,在流星、空间碎片、月球等空间物体与天体探测方面具有重要潜力。国外以美国和欧洲非相干散射联合会为代表的建设了约10套非相干散射雷达。我国于2012年在云南昆明电磁波环境国家野外站建成我国首套非相干散射雷达。


本文介绍了国外非相干散射雷达月球探测进展、昆明非相干散射雷达月球探测初步结果(含与贵州FAST联合探测),分析了昆明非相干散射雷达及其与我国大型射电望远镜、国外非相干散射雷达等联合开展月球、小行星与行星探测的基本思路与性能评估,对我国地基雷达天文探测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mage.png

沙祥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所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用于近地小行星监测的雷达天文系统

 

个人简介:沙祥,研究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所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太空态势感知系统体系论证和工程研制,某空间目标监视雷达总设计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空间电子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曾获中国电科集团十大领军人才奖,第八届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


议题简介:近地小行星是探索人类起源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对人类地球家园安全构成重要威胁的天体目标。近地小行星探测已成为科学研究、国家安全和国际合作等领域的关注热点,全球重要国家和国际组织长期开展近地小行星监视,其中利用雷达和天文观测设备进行近地小行星探测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雷达天文交叉学科应运而生。本报告回顾了70年来雷达天文学取得的重大科学和技术成果,研究分析了国外探测计划、探测现状、主要探测手段和后续发展规划。针对小行星探测的科学需求,结合我国深空探测和射电天文的发展规划,提出了雷达与射电天文设备相结合的小行星探测技术路径,结合地月空间探测实例,分析了雷达天文设备探测小行星的系统能力、技术特征以及后续研究过程中需关注的关键技术。


 image.png 

孙京海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正高级工程师,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量与控制工程部主任


报告题目:FAST雷达天文研究平台建设与探测进展


个人简介:孙京海,博士。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关键技术人才、西部青年学者。国家天文台正高级工程师,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量与控制工程部主任。负责FAST测量系统、控制系统与数据中心的运行维护和新技术研发,以及发展FAST雷达天文应用。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等课题研究。


议题简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自2020年起正式开放运行。作为立项时的应用目标之一,雷达天文研究平台的建设于同年启动。FAST配备了先进的射电天文接收机系统但不具备信号发射和回波数据处理能力。为此,平台的搭建着重寻找合作发射雷达建立双站/多站观测模式,并新配备雷达天文数据接收后端。以此为基础,在多种应用领域中开展探测测试,在空间碎片、电离层和月球成像等方向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展望未来,我们将在稳步推进平台发展的同时,广泛寻求在小型化发射技术、成像技术和行星科学等方面的开放合作。


image.png 

孔大力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报告题目:行星物理和雷达天文


个人简介:孔大力,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2012年从英国University of Exeter数学系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现兼任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星物理与深空探测,共发表45篇主流学术期刊论文,10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2016年获得英国皇家天文学会Winton Capital Award。


议题简介:地基天文雷达是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太阳系研究的传统工具。雷达天文观测可以使用一台地基主动雷达作为发射设备,而联合使用其它地基乃至天基被动接收装置共同作为回波接收设备,许多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都已经与地基主动雷达配合开展太阳系天体探测。近年来,一些地基大型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阵(VLA、GMRT、WSRT等)的加入使得双站雷达观测模式的分辨率和灵敏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未来,基于“下一代VLA阵列望远镜(ngVLA)”或“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KA)”开展双站雷达模式观测有望在分辨率和信噪比等指标上为太阳系行星观测研究带来飞跃性地提高。高精度与高信噪比的测量数据可以促进行星与卫星的表面、成分、内部、演化等一系列高价值研究,包括:类地行星精密地形与地质条件测绘、类地行星与天然卫星自转参数和内部圈层结构的精密测量、小行星与彗星监测和地质地化条件观测、气态巨行星高层大气动力学测量、气态巨行星天然卫星系统潮汐演化与历表的观测研究等。


 image.png

赵海斌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研究部主任


报告题目:小行星轨道和形状与雷达探测


个人简介:赵海斌,博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现任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研究部主任,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天体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太阳系小天体的观测、动力学和物理特性研究,已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和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运行我国唯一近地天体专用光学望远镜,是联合国下设国际小行星预警网(IAWN)的中方技术专家。


议题简介:小行星是原始太阳星云物质形成行星后的剩余物质,保留了早期太阳系起源、形成与演化时的物质和环境的重要信息,部分小行星的轨道受摄改变成为近地小行星,对地球构成潜在的撞击威胁。地基雷达探测对近地小行星的轨道确定研究非常重要,能显著提高定轨精度,并且有助于高精度获取小行星的基本物理性质(大小、形状、自转等),揭示小行星(特别是特殊小行星,如双小行星系统、双瓣小行星等)的形成演化机制。该报告主要介绍阿雷西博、金石等雷达在近地小行星观测研究方面的进展,给我国雷达天文开展小行星观测研究提供启示。


image.png 

平劲松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行星无线电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


报告题目:月球物理和雷达探测简介


个人简介:平劲松,1996年在上海天文台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10月至2004年6月在日本多个研究单位工作,参与日本国月球探测计划SELENE,从事探月工程技术和月球科学研究。获2004年中科院第一批“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资格,2004年6月到位工作,2005年通过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评审并获得择优资助。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行星无线电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


议题简介:月球是类地天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及在1960年代以来的人类两轮月球探测中,雷达天文技术在月球物理探测、月球遥感和形貌探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月球物理的固体物理和空间物理两方面,涉及重、磁、电、热等物理场的异常分布、演化特征等,得益于雷达探测。月球雷达探测范围比小天体防御探测近十倍,使用小型雷达设备就可以实现。在月面上存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历史上使用地面雷达成像技术是获得这些形貌、三维影像的最有力的手段。在轨道器上使用雷达,甚至可以扫描浅表层和深部特性,获得介电常数、电导率、反射率等重要的物理参数。通过对探测器的雷达测距测速实施卫星轨道测量,进而获得月球重力场异常分布,发现了月面大量的质量异常区域。还使用双频雷达获得了月球的外溢层-电离层分布特性。未来月球探测的一个话题是寻找永久阴影区的水冰,同样地期望地基和绕月雷达可以通过穿透探测提供有价值的水冰矿物信息。


image.png 

苏彦

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报告题目:穿透雷达在中国月球探测中的应用


个人简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天文台与英国Jodrell Bank天文台联合培养研究生,从事超宽带馈源及接收机的设计开发、FAST反射面分块等研究。毕业以后加入探月工程,担任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探月工程主任设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深空探测数据接收和行星微波探测。曾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探月工程突出贡献奖、电子学会十佳优秀工作者和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等。


议题简介:天体的地下次表层结构记录着天体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历史信息,为了解其物理特性和构造组成,探寻生命起源,研究地质演化历史提供科学依据。穿透雷达有着其它探测手段难以比拟的特点,利用电磁波的穿透性在国内外深空探测日益火热的今天,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嫦娥三号月球车上搭载的穿透雷达实现了国际上第一次利用就位雷达探测地外天体,具有里程碑意义。嫦娥四号表面穿透雷达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地下40米的精细结构,以及嫦娥五号穿透雷达是天线阵雷达在行星探测中的第一次应用,为月壤采样返回提供了有力的工程支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嫦娥三号/四号/五号穿透雷达,以及它们在月球浅表层地质方面取得的最新科学研究进展。


image.png 

魏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杰青


个人简介:魏勇,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行星物理学研究,致力于中国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中科院A类先导鸿鹄专项首席科学家、“天问一号”科学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秘书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常务副主编、《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副主编、《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委。曾获EGU 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st Award、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科学探索奖、AOGS Distinguished Lecture等荣誉。

 

第十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年会将于8月13-16日中国广州黄埔区召开。作为中国电子学会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年会以“电子新时代,强国新征程”为主题,将组织1场主论坛、30+场专题论坛,汇聚国内外50余位院士、300余位国内顶尖学者以及知名企业专家,年会同期还将举行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image.png


——参会注册——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出席这一盛会,与在场嘉宾碰撞思想,共享成果。请您尽早与组委会联系确认参会意向。


image.png


扫描上方二维码注册。或电脑端访问进入电子年会官网注册参会:http://ceic.cie.org.cn/。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赵琦 程媛 和军芳

联系电话:4008061889 010-68600747 68600755

电子邮箱:academic@cie.org.cn

学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普惠南里13号楼

欢迎致电咨询!

返回列表页

加入会员

学会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