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正文

频谱认知与智联网络 | 第十六届电子年会专题论坛抢先看

2022-07-22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年会(CEIC)将于2022年8月13-16日在广州黄埔广州开芯国际大酒店举办,专题论坛“频谱认知与智联网络”由王沙飞院士担任主席,崔曙光教授担任召集人,邀请苏东林院士、吴建平院士、张平院士、吴启晖教授、冯志勇教授、程玉华教授、杨健教授等领军专家学者,聚焦频谱感知、利用、控制及未来智能通信网络设计,讨论精细频谱感知、智能网络接入与控制、网络智慧演进等核心话题,探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为行业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658476765627121.jpg


与会嘉宾


1658474340896998.png

 

论坛主席:王沙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

个人简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电磁认知与博弈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电磁认知与智能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长期从事信号处理与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先后主持完成了多个重大项目的工程研制,在推动领域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0多篇,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658474365108440.png 


论坛召集人:崔曙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全球高被引学者,IEEE Fellow,长江学者,深圳市杰出人才培养计划首批入选人。

个人简介:崔教授于2005 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UC Davis等多所美国大学任教至讲座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院长。曾获IEEE 信号处理协会2012 年最佳论文奖获得者,曾任IEEE 无线技术委员会的主席。2014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和Science Watch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名单。2020年获得IEEE ICC最佳论文奖、IEEE ICIP最佳论文列表、IEEE GLOBECOM最佳论文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1658474396215465.png

 

报告嘉宾:苏东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报告题目:从电磁兼容到电磁频谱安全

个人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鸿鹊创新中心主任,工信部“智能系统与装备电磁环境效应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国务院、中央军委第一届装备试验鉴定咨询委员会委员,军委装备发展部某专业组组长、军委装备发展部某专家组副组长,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部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电磁环境效应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IEEE-AP北京分会主席、URSI-B中国分会主席等。她长期致力于电磁兼容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重大装备研制,做了系统性、创新性工作。授权发明专利38项,著有专著2部、学术论文72篇、国军标3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图片5.png


姓名:吴建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

报告题目:下一代互联网与网络空间安全

个人简介: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信息化技术中心主任。担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主任和网络中心主任,下一代互联网核心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IEEE Fellow(2012)。曾任亚太地区先进网络学会APAN主席(2008-2012)。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工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完成IETF国际标准4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2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教材和专著8部;培养研究生100多名。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8)、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0)和何梁何利科技奖(2008)。获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最高奖:乔纳森•帕斯塔尔奖(2010)。

 

1658474493121352.png

 

姓名:张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报告题目:面向6G智能通信网络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机遇、挑战与研究探索

个人简介: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导、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担任国家九七三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届国际合作咨询委员、信息学部第三、五、六届咨询委员、科技部八六三网络与通信主题专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总体组专家、IMT-Advanced 2020(5G)专家组成员、国家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总体专家组专家,《通信学报》主编,IEEE Fellow等。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首届“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


1658474525462443.png

 

姓名:吴启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电子学会理事

报告题目:面向语义的频谱态势认知

个人简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IET Fellow;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委员、工信部电磁频谱空间认知动态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士、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会士、中国通信学会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发表SCI论文150余篇,IEEE期刊论文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0余篇(ESI数位列认知无线电领域大陆学者第1位),入选ESI工程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科学家(Scientists)世界前1%,获IEEE信号处理协会最佳青年作者论文奖、IEEE车载技术协会旗舰会议VTC2014-Fall最佳论文奖、IEEE WCSP2018最佳论文奖和IEEE WCSP2009最佳论文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国家或国防发明专利24项,提交并被采纳国际标准提案5项;主持无人机频谱认知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并将创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北斗卫星、探月工程等重大战略工程。

 


图片8.png


姓名:冯志勇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国家杰出科学青年基金获得者

报告题目:面向全频谱多维属性的认知与智能利用

个人简介:博导,北京邮电大学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科学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论坛(NGMN)技术顾问(Advisor),“北斗卫星系统”频率组专家,IEEE高级会员;IET Communication, KSII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System等国际期刊编委。从事无线通信及网络方面的研究,在认知无线网络、宽带无线通信、无线电频谱监测与管理、无线网络大数据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主持了多项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作为中方负责人参与多个国际合作项目,包括欧盟FP6和欧盟FP7大型国际重点合作项目。在IEEE JSAC等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SCI/EI检索论文12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40余项,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被接纳ITU、IEEE等国际标准化提案40余篇,形成ITU、IEEE等4项国际标准。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科技发明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658474596214026.png

 

姓名:程玉华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报告题目:通信拒止环境下集群智能感知与协同控制

个人简介: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程玉华教授长期从事电子系统瞬态性能测试、群体频谱智能等方面的研究,现为教育部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某委科技委先进测试技术专业组副组长,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88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授权发明专利42项(美国专利2项)。


1658474627587889.png 


姓名:杨健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常委、副秘书长

报告题目:频谱智能与柔性硬件

个人简介:主要从事智能电磁频谱感知与控制技术研究,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主题专家组专家、重点课题首席科学家,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常委、副秘书长,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获得卓青基金支持和科协求是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第十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年会将于8月13-16日在中国广州黄埔区召开。作为中国电子学会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年会以“电子新时代,强国新征程”为主题,将组织1场主论坛、30+场专题论坛,汇聚国内外50余位院士、300余位国内顶尖学者以及知名企业专家,年会同期还将举行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1658474651444273.png

 

参会注册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出席这一盛会,与在场嘉宾碰撞思想,共享成果。请您尽早与组委会联系确认参会意向。


1658474715361406.png

 

扫描上方二维码注册。注册后及时交费为报名成功,否则需重新注册,或电脑端访问进入电子年会官网:http://ceic.cie.org.cn/,填写报名信息并支付。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赵琦 程媛 和军芳

联系电话:4008061889 010-68600747 68600755

电子邮箱:academic@cie.org.cn

学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普惠南里13号楼

欢迎致电咨询!


返回列表页

加入会员

学会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