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正文

【WRC 倒计时30天】新风向与新观点 尽在世界机器人大会

2021-07-20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 

8月18日-22日   北京


编者按: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于今年8月18日-22日即将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与大家见面啦!大会将邀请300余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代表等共同参会,围绕科技前沿、技术创新与突破、国际合作机遇、新兴产业应用等巅峰论道。本期亮相的嘉宾是:


Toshio Fukuda

杨广中

张宏

陈善广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不见不散!

 

嘉宾介绍PROFILE

1.png

 

福田敏男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0年IEEE总主席


在微纳操作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是公认的国际机器人领域权威,生物医学微纳操作机器人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Toshio Fukuda教授先后担任过数十个国际重要学术职位,如IEEE总主席(2020),第十领域主席(2017-2018)、IEEE第十区(亚太区)主席(2013-2014)、IEEE纳米技术协会首任主席(2002-2005)、IEEE机器人自动化学会主席(1998-1999)、IEEE 总部X领域(系统与控制)主席 (2001-2002)、Journal of Micromechatronics主编(2000- )、 Journal of 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JACI) 主编(1997-)等,获得80个重要国际学术奖励,包括由2014年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国政府友谊奖”,2015年由日本天皇授予的“紫绶褒章”,IEEE总部2010年颁发的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最高奖“终身成就奖”(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Technical Field Award)、2011年IEEE IROS Harashima Award for Innovative Technologies、2009年George Saridis Leadership Award i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2005年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突出贡献奖、2004年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先驱奖等,出版11部专著,发表SCI论文200多篇,SCI总他引4000多次,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嘉宾介绍PROFILE


1626760822436962.png

 

杨广中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创始院长


杨广中教授1991年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创始院长。他是Science Robotics的创刊者和主编,并任英国机器人与自控系统协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他荣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FREng),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FIEEE),英国工程科技院院士(FIET),美国医学生物工程院院士(FAIMBE),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院院士(FIAMBE),医学图像计算与计算机辅助干预学会会士(FMICCAI),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研究优异奖,2010年被泰晤士报出版的科学杂志《Eureka》评选为英国科学界顶尖百强人物。他创立了著名的帝国理工医学院的汉姆林中心,2017年被英女皇授勋英国国家勋章(CBE),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大陆科学家。


杨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医疗成像技术、传感技术与机器人。在成像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磁共振相位对比速度成像与计算建模技术,应用于体内血流量化与可视化。具体包括结合实时导航回波以矫正呼吸伪影的局部聚焦成像技术,以获取高分辨率冠状动脉造影以及磁共振动态血流压力映射(由此而荣获ISMRM I.I. Rabi Award)。在机器人方面,首先提出了机器人控制感知对接概念,将面向机器人运动和感知/认知行为的学习和知识获取方法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在传感技术方面,首先提出了可实现普适化、智能化、个性化并结合情境感知的健康监控前端平台-躯域传感网络(Body Sensor Network)。


嘉宾介绍PROFILE


1626760867530773.png

 

张宏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


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席教授。


曾就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多年,在加拿大工作期间,完成了多项重大研发项目,担任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委首席工业研究教授 (NSERC IRC)。目前研究方向为移动机器人导航,自动驾驶,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培养了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80余名,其中多名在国内外著名大学任教,包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等。任多个国际期刊编委及大会主席,目前为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旗舰会议IROS 编委会总主编 (2020-2023)。


嘉宾介绍PROFILE


1626760934406688.png

 

陈善广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湖南祁东人,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人因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兼航天医学工程与空间生物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复杂系统人因与工效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智能人机交互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航天员》主编。国家973重大基础专项首席科学家。我国航天医学工程学科、人因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主席,第16届、第21届IAA‘’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主席。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北理工等高校兼职教授、博导。北京市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


1992年起参与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全过程研制及历次载人发射任务,曾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负责航天员选拔训练、航天食品、航天服等航天员系统与环控生保分系统研制工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创建人因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致力推动航天医学工程、人因工程学科的丰富和发展。199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04年获国家载人航天突出贡献奖章,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2006年获曾宪梓航天基金奖,评为科学中国人2007与2008年度人物。武汉大学第四届杰出校友。2019获第十五届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金质奖章。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委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出版学术专著7部,科普作品5部,译著3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

 


返回列表页

加入会员

学会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