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3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世界机器人大赛组委会秘书处通过云办公的形式已恢复了大赛的各项筹备工作,于近日联合大赛专家组成员召开了“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和BCI脑控机器人大赛”的第二次专家会议。会议围绕智能机器人技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的研发方向与实际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对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赛程赛制进行了部署。2月21日,世界机器人大会组委会秘书处向社会公开征集《机器人技术支撑服务复工复产应用案例》,为全力实现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双胜利提供有力支撑与服务。
30余位专家在第二次赛事专家会上为大赛建言献策
特殊时期,2场专家会首次采用线上会议形式进行。共有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大学、天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大学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等大赛支持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专家会议。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以其研究领域的专业学术观点围绕高精尖赛事的相关比赛内容出谋划策,讨论并确定了相关比赛任务考察方向、竞赛内容、赛项难度、部分任务细节、比赛公平公正性等内容。
“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
第二次专家会 线上截图
“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
第二次专家会 线上截图
高精尖类赛事竞赛内容日臻成熟
经过专家会充分的讨论,“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和BCI脑控机器人大赛”的竞赛内容已逐步完善。其中,BCI脑控机器人大赛计划在华北、华东、华南设置4个赛区,分为预选赛和总决赛共两轮。比赛内容延续技能赛、技术赛、创新展区优秀成果展示三部分,同时计划在2020年竞赛中增加优秀论文评选等特色活动,通过更丰富多样的比赛内容,在推进脑-机接口技术创新突破的同时,继续推动该技术与各领域产业交流合作,满足人们对医疗、养老、康复等多样化的民生需求,实现该领域与各行业的跨越融合发展。
共融机器人挑战赛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的指导下,继续以“人-机-环境”共融为主题,强调共融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制造及灾后搜救方面的实际应用,将设置双臂协作机器人组和特种机器人组两个组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下战疫时期,由于机器人的无人性、灵活性、智能性等特点,智能机器人技术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可发挥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与会专家建议在本次共融机器人挑战赛中的特种机器人组竞赛中加入相关消毒、测温等考察任务点,与原有任务设置相结合。探索并推动相关机器人关键技术在重大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为机器人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有效使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四大赛事精彩纷呈
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将设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工业机器人应用大赛共四大赛事,将在全球举办多场选拔赛、总决赛、冠军赛等。其中,共融机器人挑战赛和BCI脑控机器人大赛作为高精尖的科研类赛事将通过竞赛考察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医疗康复、国防救援等方面实际技术应用的科研成果,以推动全球机器人技术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作为重要的科普类赛事,将持续吸引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群体广泛参与,为各国热爱机器人技术的青少年们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工业机器人应用大赛作为技能类赛事的代表,将推动工业机器人操作技能的提升和工业设计应用的发展,充分发挥竞赛自身的成果转化优势,促进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的共融机器人挑战赛和BCI脑控机器人大赛作为世界机器人大赛的高精尖科研类赛事,在2020年将继续打造聚焦高精尖技术交流、产业技术应用、市场规模影响等方面的赛事平台,通过竞赛考察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医疗康复、国防救援等方面实际技术应用的科研成果,以推动全球机器人技术领域核心技术攻关。
共融机器人挑战赛竞赛掠影
BCI脑控机器人大赛竞赛掠影
同时,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还将贯穿全年的举办多项系列特色活动,本次大赛相关最新信息请关注世界机器人大会官网相关栏目。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世界机器人大赛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共吸引了全球20余个国家12万余名选手参赛,被各大主流媒体广泛赞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是目前国内外影响广泛的机器人领域官方专业赛事。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国电子学会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加入
中国电子学会会员
“烛光义教”照亮五峰山区 科技志愿活动惠及700余名师生——中国电子学会“烛光义教”公益科普活动走进五峰
科技赋能秭归,烛光义教起航——中国电子学会“烛光义教”公益科普活动走进秭归
定档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办
中国电子学会推选2025年两院院士候选人工作启动
中国电子学会牵头编制《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V1.0版)》
中国电子学会成功举办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总结交流会暨第十届青托、博士生青托启动会
2025年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分会会员日活动圆满举行
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