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正文

【进博会-智能科技论坛】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报告》

2018-11-07

       11月6日,2018智能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论坛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承办。本次论坛以"共创智能新生态 共享智能新时代"为主题,是进博会智能科技与产业领域唯一论坛。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出席论坛并发布了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子学会共同研究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报告》。
 
       很高兴参加2018智能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论坛,根据组委会安排,现在我向大家发布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子学会共同研究的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报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启了世界瞩目的改革开放进程,经济体制转型和市场对外开放带来了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快速扩张,四十年间,中国在生产力水平落后、计划经济体制主导的低起点基础上,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既实现了量的飞跃,又实现了质的提升,创造了世界贸易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前所未有的深刻互动,丰富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贸易发展道路。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这段发展历史中,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无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整体外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是扩大出口和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要力量。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占全国外贸总额比重只有不足1%,经过四十年的持续高速增长,2017年过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达到1.3万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比重超过30%,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也在不断的扩大,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第一大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一批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和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这些创造很多都是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和中国的企业一起创造的。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对外贸易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优化,我们从几个方面分析。
    
       从行业产品看,电子信息产品对外贸易完成由低端整机为主向高端整机为主转变,由整机产品为主到兼顾到基础产品的转变。2001年家用电子电器出口比重是23.9%,到2005年比重下降了15.5%,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出口比重由2001年34.3%和14.2%提高到2005年40.4%和16.2%,随着产业链的不断衍生,电子基础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的提升,2010年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和电子设备,四类产品出口比重加起来达到29.5%,比2005年22.3%又提高了7.2个百分点。截止到"十二五"末,这个比重进一步提升,到33.2%。
    
       从贸易方式看,初期大部分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做加工贸易,这样的结构在慢慢的成长调整,尽管加工贸易到现在还是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但是比重在逐步的降低,一般贸易比重呈上升态势,2001年电子信息产品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是8.1%,到2010年比重提高到16.5%,2017年进一步提升到28.5%,这是从贸易方式上看。
    
       从经济类型上看,内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再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逐步的提升,由2005年12.7%提高到2017年的32%,提高了19.3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国家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帮助下,民营企业长期继续的能量得到释放,成为近年来产业出口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出口比重由2005年3.4%提高到2017年的24%。
    
       从区域布局来看,中国是从东部往中西部慢慢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也是这样的趋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东部沿海加快向中西部转移,向四川、重庆、安徽、陕西等省市,成为新的一批产业发展基地,2001年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是只有0.7%、0.8%,2017年提高到8.6%、8.4%,进口比重分别由1.9%、1.7%提高到8.7%、8.1%,我国信息产业对外贸易呈现东中西部各段所强。
    
       从市场结构方面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的战略,特别是今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巩固和稳定美日欧等原油市场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东南亚、俄罗斯、南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力布局的出口市场结构。从2001年以来,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前十位国家和地区所占的比重呈逐步下降的态势,由2001年的82.9%下降到2017年的72.3%,下降了10.6个百分点。
    
       从市场竞争与合作看,伴随着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对外贸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本土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分工地位在不断的提升。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世界品牌价值和战略执行公司发布的《2017年全球五百强》这份报告中显示出,像阿里巴巴、华为、腾讯这些企业都已经进入到前五十名,根据2017年中国出口品前三十强排行榜以及报告显示出,联想、小米等中国品牌海外影响力在日渐扩大,在2018年CES展览中中国品牌参展数量占比超过30%,BAT、华为、中兴、TCL、创维等企业与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等国际企业同台竞技。国际分工方面,我国正在从跟随代工角色向着创新引领的角色变换过程中,在上游有很多落后的产业。在手机、彩电、语音交互和无人机行业中国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行业地位不断提高,在前沿领域,5G技术、网络架构等技术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中国两化融合评估国际标准的提案正式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立项,为全球产业界贡献了中国智慧。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对外贸易产品种类,贸易主体不断丰富,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升,贸易方式、贸易伙伴日趋多元化,为带动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全国外贸结构的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多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外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的是外延式和粗放型的特征,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知名品牌很少,竞争次序有待规范等深层次的问题还是长期存在。
    
       目前,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我国进入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已经进入了攻坚时期,这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外贸方面发展而言,既是研究的挑战,也有很大机遇。
    
        展望未来的一段时期,世界经济还在保持一种复苏的势头,国际市场需求总体继续增长,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稳中有劲,稳中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将不断增强,结合当前国际范围内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步伐在不断加快,投资热忱持续高涨,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环境并不是很太平,经济发展是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宏观环境,这些因素如果能处理得好,预计2018年-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外贸发展稳中向好的势头还是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外贸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加快对外贸易动力的转换和结构调整,培育竞争新优势,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主要的方向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产品结构,着力推动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打造中国品质,中国品牌的良好形象。
    
       二是优化外贸经营主体,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能动企业和跨国公司。
    
      三是优化贸易方式,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一般贸易比重,同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四是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形成更广泛的贸易伙伴网络。
    
       五是优化国内区域布局,在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外贸的同时,挖掘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潜力,推动协调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系统工程,是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化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贸易的水平和质量,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对外贸易的平稳健康发展,争取为我国的整体外贸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的发布到这里,谢谢大家!
返回列表页

加入会员

学会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