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0
中国电子学会优博论坛(2025)于2025年6月13日–15日在杭州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电子学会与浙江大学联合主办,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作为学会重点打造的青年人才品牌活动之一,论坛始终坚持“创新培优 奋斗有我”的主题,设主论坛、专题论坛、博士生交流专场、学术成果展示区、科技产品展示区以及企业参观等环节,聚焦电子信息及其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人才培养路径和科技创新动向。论坛共吸引近800人注册参会,主要来自全国电子信息领域的百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充分体现了论坛在青年科技人才中的广泛影响力及在行业内的高度关注。
开幕式
清华大学教授张尧学,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慧以及大会执行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季向阳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浙江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任奎主持。
开幕致辞中,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表示,青年科技人才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学会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工作,持续推进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产学研对接和展示平台建设,助力青年成长成才。他鼓励青年学者积极交流、勇于创新,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慧在致辞中指出,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责任重大。浙江大学始终秉持“求是创新”,在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她指出,优博论坛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期待论坛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协同,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致辞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慧致辞
大会执行主席、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任奎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四位专家学者聚焦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趋势观察。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作题为《新型互联网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思考》的报告,探讨了互联网体系架构演进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面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清华大学教授季向阳围绕《视觉空间计算》介绍了其在三维重建与场景理解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该技术在虚实融合中的应用前景;浙江大学副教授、云深处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秋国以《具身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为题,分享了人形机器人在结构、控制与智能感知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副研究员颜深根作《人工智能软硬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报告,介绍了其团队在AI芯片设计与算力优化方面的进展,展望了软硬协同的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作主旨报告
大会执行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季向阳作主旨报告
浙江大学副教授、云深处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秋国作主旨报告
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副研究员颜深根作主旨报告
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环节,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汪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李文钧、常州大学副校长王建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副主任李永东,以及中国电科十四所首席科学家张良受邀参与。与会专家围绕“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服务电子信息领域科技创新”主题,结合高校教育改革、校企协同机制、人才培养路径等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如何更好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圆桌对话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环节由季向阳教授主持,共邀请8位来自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入选作者及其指导教师进行了8场主题演讲。本环节不仅是成果展示,更重在分享科研成长路径、研究方向选择、学术积累经验与创新突破过程,为在座的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借鉴与精神引领。报告内容涵盖雷达技术、无线通信、隐私保护、智能芯片、多媒体处理等多个方向。各位报告人结合自身科研探索中的关键问题和阶段性成果,介绍了如何在导师指导下逐步明确研究兴趣,凝练学术问题,构建技术体系,并将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延伸。报告内容真实生动,体现了优博优硕人才从学术训练走向独立研究或产业实践的全过程,充分彰显了“优博论坛”作为青年人才展示成果、交流经验、启发思路的重要平台价值。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作者 何姿 &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丁大志 作主题演讲《电磁目标特性:学科交叉下的新探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作者 佘昌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杨晨阳 作主题演讲《优博培养与科研体会交流:面向低延时业务的移动人工智能》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入选作者 回晓楠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副校长、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章献民 作主题演讲《网络化电磁材料:从系统设计到通信感知应用》
上海瓶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入选作者 利文浩 作主题演讲《筑基终端可信:十年产业创新实践》
南京大学副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作者 陈硕 &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杨健 作主题演讲《稳健表征学习理论与算法研究》
南京大学副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作者 李卫胜 & 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施毅 作主题演讲《后硅时代高性能MoS2晶体管》
西安交通大学助理教授、中国电子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入选论文作者 王云涛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苏洲 作主题演讲《空地一体化环境下新型网络安全威胁与防护机制》
北京交通大学讲师、中国电子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入选论文作者 马毅琰 &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艾渤 作主题演讲《面向高铁大规模物联网的波形设计及多址接入方法研究》
证书颁发仪式
主论坛期间,中国电子学会对2024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入选的25篇博士学位论文和44篇硕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及其指导教师进行了隆重表彰。
2024年“中国电子学会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证书颁发仪式
专题论坛
本届优博论坛还设置了14场专题论坛,涵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雷达与通信、智能感知、数据安全、电磁兼容、光电材料等多个关键领域,共邀请105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论坛围绕智能芯片设计、AI模型安全、通信感知融合、微波与光电器件优化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入交流,充分展示了电子信息领域在智能化、集成化和多维交叉融合方面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端智能体构建与演进技术论坛
可信数据空间论坛
大模型安全与优化论坛
AI赋能的微波电路与器件优化设计与建模论坛
智能电磁兼容及超构表面融合创新论坛
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论坛
光电材料与器件创新论坛
先进雷达技术论坛
多维信息感知论坛
6G移动人工智能:从理论到实践论坛
空天地一体化智能通信技术论坛
跨域智能感知与通联技术论坛
先进集成电路材料、器件与电路暨第42期中国电子学会青年人才托举沙龙
创新·共享·突破——电子信息领域期刊集群助力期刊发展论坛
博士生交流专场
博士生交流专场活动前期共征集近200篇高水平论文,内容涵盖电子、通信和计算机三大领域的12个热点方向。经初评,从中邀请123位在读博士生或博士后,围绕本人已发表或拟发表的学术成果分组在论坛期间进行口头报告。报告人普遍展现出扎实的科研素养与良好的表达能力,现场交流气氛热烈。经分组打分与合议,最终评选出26人获得“中国电子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推荐资格。
专题展示区
本届论坛精心设置了两个专题展示区,进一步丰富了展示与交流形式。其中,学术成果展示展出百余张学术墙报和24张期刊墙报,集中呈现了青年学者在电子信息及相关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优质学术资源。论坛组织专家巡展并结合现场投票,评选出“十佳墙报”,获奖墙报不仅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包括来自企业研发团队的代表性成果,充分体现了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以及产学研融合的积极探索。
多家企业的前沿技术产品和研发成果亮相,并同步开展人才招聘活动,充分促进了科技与人才的双向交流。展区还设有电子信息领域期刊集群专区,展示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中英文科技期刊和集群期刊,进一步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的传播与影响力提升。
未来展望
中国电子学会优博论坛将持续发挥服务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平台作用,更加聚焦在读博士生及刚毕业博士后等科研主力群体的发展需求,持续探索更贴合青年学者交流习惯和成长路径的组织形式与服务模式。论坛将紧跟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方向,深化产教融合与学术交叉,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与产业应用落地。通过不断创新活动形态、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激励机制,优博论坛将进一步拓宽青年人才成长通道,激发其创新潜能,助力电子信息领域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跨越,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注入持续动能。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国电子学会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加入
中国电子学会会员
第二十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人工智能创新:负责任的发展和道德要求”分论坛成功举办
“节能服务进企业”暨北京市节能降碳技术交流推广及供需对接活动成功召开
先进集成电路材料、器件与电路暨第42期中国电子学会青年人才托举沙龙在杭州召开
中国电子学会3种主办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提能拓展计划”!
中国电子学会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集体学习暨结班式
中国电子学会组织召开《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评审会
“科创中国”天津行——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鲲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调研活动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