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正文

启迪心灵 播种梦想——中国电子学会为上百所乡村学校提供科技教育服务

2023-12-04

宁夏、山西、黑龙江、海南......自2022年“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行动”项目实施以来,来自中国电子学会的科技志愿者们深入全国10个省(区)进行调研考察,共为23个县区、100余所乡村学校送去了丰富有益的科技教育资源和服务,为当地孩子们撒下了科学梦想的种子。

科学教育有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质,选育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与强力支撑。在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发起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行动”中,中国电子学会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和主要承办单位,精准面向乡村地区中小学信息科技普及教育,构建了从标准、师资、课程、平台、评价于一体的多维、长效服务体系。

 

促进中小学信息科学实践普及


作为发展我国电子信息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中国电子学会关注乡村中小学生的信息科学实践,积极推动乡村中小学信息科学实践普及公开课计划实施,活动主要以县为区域、以乡村学校为单位,通过培训科技志愿者,开展面向3-8年级中小学生的科信息科学公开课和实践活动。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得以近距离接触无人机、3D打印机等先进技术产品。

同时,为协助学校实现科普教育的常态化开展,中国电子学会向各参与项目的学校捐赠必要的器材,如机器人编程器材、无人机器材、3D打印机器材等,还提供相关教材,促进建设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科技教学环境。

面向对信息科技兴趣浓厚的学生群体,中国电子学会还设立了乡村学校信息科学实践兴趣班,采用学期制的科普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充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培育“种子”教师 实现地区教育“自我造血”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振兴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支撑,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基石,提升职业吸引力是乡村教师留得住、用得好的关键环节。

中国电子学会在服务青少年的同时,还坚持向一线乡村教师和志愿者提供专业、实用、可持续的培训和服务支持,不仅把优秀的科普课程送到乡村,更为乡村中小学自主开展青少年科普工作留下更多“种子”教师,为乡村教育赋能。

为推动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国电子学会主要采取了三步走方式,首先通过志愿者老师的示范课堂给予其他老师观摩和参考;其次,开展专门针对乡村一线教师的短训班,重点培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方法、内容和流程,为当地教师构建适合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的方式方法。以宁夏站为例,中国电子学会邀请科技教育专家对300余名从事乡村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科技志愿者进行为期两天的培训。培训以思维启发、机器人搭建、机器人编程基础、综合应用、课程设计、总结6个环节为主线,让学员们在短期内掌握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和编程基础知识。

中国电子学会还保持和项目地点的密切联系,通过建立教师培训交流群,远程解答他们的问题,持续为乡村学校提供细致、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持续为当地“种子”教师的落地生根、实现“自我造血”赋能。

 

举办交流会 助力“双减”落地


“双减”事关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落实“双减”政策不只是城市学校的任务,农村地区学校同样存在如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问题。

为让科学教育发挥实效,助力“双减”政策在乡村地区落地,中国电子学会开展系列乡村科技教育交流会,邀请地方科协、教育局、校领导及相关专家和骨干共同探讨乡村科技素质教育发展路径和方向,座谈会还涉及到乡村学校发展现状、科技教育需求、师资培训、实践活动、存在问题和对策等相关内容。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志愿工作负责同志多次参与座谈会,并介绍说:“目前很多乡村学校仍把工作重心放在应试成绩的提升方面,这并不应成为教育的唯一目标和参数,通过座谈会,主要是和地方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希望提升乡村教育部门对于科技教育的重视度,有效促进地方科协、教育局等部门对于双减政策的理解。”

中国电子学会不断汲取成功经验,未来,中国电子学会还将继续汇聚社会力量,汇集优势资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力量。


(来源:新华网)

返回列表页

加入会员

学会官微